2018年1月5日 星期五

day128 不想進食

我寬恕自己因為我接受並允許自己活在一個受害的畫面裡面,我感覺到胃部有壓迫的感覺:畫面是小時候第一次進新的幼稚園,我哭著喊媽媽,要媽媽不要離開,被老師拉頭髮,然後我哭喊得更大聲。

劇本:
老師:我要強迫你、我要你聽我的、我要你學會跟媽媽分開。我要你立刻就學會聽話,我有資格這樣教你與強迫你,用暴力與虐待的方式。你活該、你活該被罵、你活該被打、你吵鬧就是不對、你抗議就是不對。
媽媽:內疚,對老師內疚、同時疲憊,疲憊於他有他的事情要做,疲憊於他不知道怎麼教這個孩子分離、不知道怎麼安慰這個孩子讓他好一點、讓他學會和群,告訴他他要走了,但他會在下課的時候回來接他。他不知道的時候他就敷衍過去,甚至允許老師用強迫的方式對待他。
小女孩:害怕、恐懼、驚嚇、不想離開舒服的熟悉的環境、不想接觸新的陌生的地方,不想認識新的朋友,不想接受老師。他覺得可怕、不友善、不安全。當他被拉頭髮的時候、他很痛、他很生氣他覺得老師不可以這樣子對他、同時又感覺到畏縮因為他好像做錯事了、因為他不聽老師的話、因為他麻煩到很多人、他延宕了老師上課和帶其他小朋友的時間。

若他可以哭喊、可以說出聲音,他會大喊不公平、你對待我的方式並不公平。「我要殺了你。」我要用威脅你的方式告訴你我不喜歡你這樣子對待我,我對你很生氣。「我要殺了你」因為妳弄痛了我,你讓我很受傷。我覺得很受傷。因為不能再信任這個環境、我不能再信任媽媽、媽媽沒有來保護我、媽媽她離開了,他放任老師這樣對待我。

老師確實有做錯的地方,但他或許無法跟我道歉,他有他的理由。
我可以不接受他的理由。
但我還無法,我還無法跟自己道歉。因為我允許自己成為自己的壓迫者。因為我允許別人虐待我。我沒有保護到我自己。
錯不在我。我憋著氣拒絕接受。
那我可以相信什麼。
我在這裡,如果我出現,我會離開。我會帶著孩子離開。我會表達我帶班要考量所有孩子的為難。
我在這裡,如果我出現,我會告訴老師肢體懲罰是不對的。
我在這裡,如果我出現,我會礙於老師的情面。回頭找個角落安撫孩子。告訴他別怕、我會陪她多一些、等他不哭了、告訴他媽媽在這裡,媽媽很重視你、媽媽需要你的幫忙、幫我看著或許是某個玩具、手帕、筆,或許是想像那個很重要的東西就在這裡陪著你,看好喔,握緊、握住他。想哭的感覺就會飛走。
我還是很害怕、我還是相信我想要死、想要殺人
對,一般人這樣被對待都會很生氣,但不用這麼大力、你或許比起制止他更想要讓他難堪,你可以告訴他。他願意聽的話、我會願意說:雖然我很想說你去死、但意思就是說我不喜歡你拉我的頭髮,我很遺憾那時候沒有人來幫我、同學不懂、媽媽不懂、老師也不懂、不懂我有多恐懼、不懂我需要多一點耐性。我很遺憾。我很遺憾那時候的我以為是我的錯、我很遺憾那時候的我被權威太粗魯的對待,我很遺憾我裡面有的連結:覺得粗魯是對的、威脅與暴力讓自己爽快、讓自己感到優越是對的、讓自己自卑與受虐是不對的。

我分裂成為一個對的與錯的,加害與受害的判準。加害是對的、是錯的。受害是錯的。
點:「受傷是我的錯」、「讓人受傷是我的錯」、「我需要等同於厭惡」、「優越是錯的不可以太狂妄會傷到人」、「矮化與卑劣也是錯的會帶來受傷」、「我不要麻煩別人比較好」、「我沒有資格拒絕不好的對待」

我很遺憾我壓迫自己、也允許環境來壓迫我、我很遺憾我不夠重視我自己感受到的不舒服,我對自己抱歉在我沒有適時講出我需要什麼、怎麼被對待。

我很遺憾我根本不相信有人願意聽。嗎?
不對。我是有被聽到過的、我是有友善對待的。世界不是都長得這樣的。
還需要繼續解構這些點

如果我是一個媽媽,我會運用我知道的知識了解我的小孩,確實,我的小孩的特質比較敏感、憂鬱、對陌生環境會容易害怕、擔心、不安全。在第一天上學若拖延了,我會願意請一個小時的假協助她適應這個環境,請老師協助照顧,確定這個環境的老師有耐性,是適合她的,再離開。

寫到這裡我也發現母親完全是盡到她能做的,一個母親的責任。由於我到學校總是一直哭的狀況沒有改善,他嘗試過換學校、協助我換班、換老師過。我看見媽媽是很努力在照顧與保護我的。當然我也理解他的為難。但他的為難就正是我需要他為我做到的。-------->去制止別人傷害我,如果她看到,在那當下。而她做的是,那天結束後帶我回原來的學校。裡面有壓抑些什麼讓她接受別人這樣對我,我想過了所有可能,我理解,但這確實也有她的錯,因為他不相信他有權力保護我。當然他可以有理由,我最熟悉的就是這些理由。

為什麼「制止別人傷害我」這對我來說這麼重要?
當時的我沒有能力,只會哭喊得更大聲,或是用攻擊別人弱點的退化/幼稚的方式表達我需要協助。而這個策略會使我被攻擊得更嚴重,加深我確定世界是不安全的信念。

但我長大了、在痛苦與焦慮的時候,我仍然沒有能力,為什麼?這裡有幾個想法/畫面:「我沒有辦法看清楚與講清楚我在痛苦什麼,我看不見」、「我在吶喊,我憤怒別人惡意控制我」、「我憤怒別人把我當成物件丟了就走」、「我需要看不見、避開憤怒、我看見了我的世界就崩壞了、因為真的很危險」、「我相信我沒有能力保護自己免於惡意對待」、「盲視背叛」、「我講不出來因為攻擊別人是不好的、憤怒與太兇是不好的」、「我無法拒絕別人、我沒有自己的意識、是因為我相信我自己的意識不重要、反抗的意識不被允許、我需要生存下去所以我不允許自己反抗...」...相互矛盾(要繼續處理)

以及,我也有我身為一個孩子需要付的責任,建構自己的安全感的連結、探索自己喜歡的事情,這裏想到對一個五歲小孩來說,還是很需要大人協助提問:「早上哭得很大聲是為什麼?下午去看你的時候怎麼就不哭了?」、「你好像很捨不得,但遇到同學可以陪你、上課之後,越來越不怕了?」,我想到很照顧我的同學,我需要定錨的是學校的同學、同伴。我也發現我當時和人相處最大的困難就是害羞,對陌生人不敢講話、被點到不敢發言,很熟的朋友有時談到陌生的話題即便我知道但我不敢講。幼時遇到的朋友,確實有的有惡意、但也有的有善意的程度到讓我覺得受到福報。

至於身為一個幼稚園老師,一個老雜某,真是莫名其妙,上一代的人有病。







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